花蓮農業生態地景研究's Journal

August 7, 2023

8/2(三) - 8/4(五) 兩棲、爬行及鳥類調查

本年度第七旅次的調查,首日夜間進行了水稻田兩棲、爬行類調查,第二期稻陸續開始了,由於每位農主的耕作時序略有差異情況下,此時土地利用狀況十分多元,農田可看得到水田與旱地並存的情況。水田是剛剛插完秧苗或剛放水的狀態,而旱地則是以及過鬆過土的旱田,或是稻梗已發出的再生芽的未耕耘情況,不過不論慣行或有機農法,蛙類明顯是在有放水的情況較多。而生性隱蔽的爬行動物,在第一個樣區C5就巧遇到一條雨傘節,後續又於C4碰到兩條紅斑蛇,以開闊遮蔽少的水稻田而言,今晚的運氣算是不錯喔。

翌日,負責鳥類調查的夥伴大利、芷怡陸續抵達瑞穗,夜間進行了文旦的兩爬調查,本次最大收穫是於O2地面型的小型人工水桶中,再增加了新的蛙種 - 小雨蛙,顯見埋設於地表上的水桶,使攀爬能力差的蛙種不受水桶高度限制,像是拉都希氏赤蛙、小雨蛙、澤蛙都會使用於此,但相對擺於地表上的水桶,因有高度限制,所以目前只有出現莫氏樹蛙的蝌蚪,莫氏樹蛙趾端有吸盤,攀爬能力非常好,透過蛙種的利用情況也反映出兩種水桶高度的差異性。歷經一年的觀察,原則上在樹蔭處擺設空水桶,此後不管他,透過雨水自行補充水分,不做任何處理,可能也會吸引樹蛙科來利用,但在繁殖上不一定這麼有吸引力。因此,若能加點有利的條件,如於水桶內外,增加枯枝落葉,可以提供攀爬能力較差的青蛙,可做為便利移入移出的樓梯,可增加種類;甚至埋設於地表,效果更顯著。

芷怡調查結束表示,他在文旦園O2鳥類調查時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疣鼻棲鴨站在電線上(空中),我心想牠們不都住水邊嗎?怎麼上的去電線桿,真是小看牠們了!

Posted on August 7, 2023 09:20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0 comments | Leave a comment

June 27, 2023

6/19(一) - 6/21(三) 兩棲、爬行及鳥類調查

這週花蓮酷熱,抵達花蓮的首日入夜後,開始水稻田的兩棲、爬行調查,儘管天氣十分溫暖適合青蛙,但水田內並沒有太多水,因此水較少的情況蛙況如預期的不多。

翌日,我們在更換棲架電池記憶卡時,做了一個大的變更,因為芷怡過去一年半發現,O1的地表型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被高草覆蓋,即便每次我們會刻意將拍攝的範圍內草給除乾淨,但草長得很快,有時僅能維持1-2週,以致拍到的動物狀況成效不佳(拍到最多的動物是路過人),因此我們決定更換至新地點,以期有更好的效率。

入夜後,儘管本次文旦園蛙況不佳,主要的蛙類集中既有的圓柱型水泥造的蓄水桶周邊,甚至有幾塊的文旦園並未記錄到任何蛙類,顯見蛙況不佳。但是,本次於O2羅金龍頭目的文旦水桶(埋於地上的)發現數十隻的拉都希氏赤蛙蝌蚪,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於這塊田間發現了兩隻黃嘴角鴞呢,其中一隻是小朋友於文旦果樹的樹頭處停棲,而親鳥則在樹上虎視眈眈地盯著,親鳥犀利的眼神,鐵定是覺得我太靠近牠的小朋友拉,因此避免打擾牠們,我這個不速之客隨手按了幾張快門趕緊閃人。

Posted on June 27, 2023 03:43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1 comment | Leave a comment

May 4, 2023

4/26(三) - 4/28(五) 兩棲、爬行及鳥類調查

這週花蓮似乎都有短暫陣雨,抵達花蓮的首日趁著無雨的空檔,芷怡與我前往春日的水稻田更換棲架的設備,天黑前順利完成。入夜後,我也展開文旦園的兩棲、爬行調查,於O2羅金龍頭目的文旦水桶(埋於地上的)同時有發現兩種蛙類(拉都希氏赤蛙及莫氏樹蛙)的蝌蚪已長出四隻腳即將上岸。也於文旦園發現夜棲的兩種蜥蜴斯文豪氏攀蜥(O3)及鹿野草蜥(C1)。

鳥類調查有個有趣的小插曲,於O4觀察到鄰近的樹林有的台灣獼猴正大鳴大放,像是展現領域驅趕外敵的氣勢,警告著不速之客,但似乎連調查的主角鳥類有點被驚飛走。

芷怡於上個月於合作的農友文旦園(非樣區內)架設的地面型自動相機也有新發現,由於此田十分開闊沒抱持太大期待下,意想不到的是竟能錄到了生性害羞的食蟹獴、正在打架環頸雉...等精采影像資料。本月芷怡於文旦園陸續增加自動相機中,未來期待有更多的哺乳類資料增添果園盎然生機,拭目以待。

隔日夜間調查於C4發現一條遊走的紅斑蛇,但開心不起來的是也目擊到一塊塊藍色類似肥皂形狀的老鼠藥,因此使得一些利用草地的青蛙接觸到直接死亡而趴倒在上面,鼠藥似乎也可能導致非目標物種一起陪葬。

Posted on May 4, 2023 03:51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1 comment | Leave a comment

April 7, 2023

3/23(四) - 3/25(六) 兩棲、爬行及鳥類調查

於3/23(四) - 3/25(六) 芷怡與我於樣區內進行兩棲、爬行及鳥類調查,非常感謝剛好在花蓮鳳林等地進行BBS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的小柯與紅鳩大大,不辭勞苦前來相會,使我們調查的量能蓬蓽生輝。另外,本次調查也有巧遇蝴蝶(鱗翅目)的團隊及臺大土壤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研究室的蚯蚓團隊的惠名,同時在樣區內調查喔,而隔週也會有朱哥大大領軍的植物調查團前來樣區,一棒接一棒,希望大家採樣及研究都能一切順利。

本次調查有遇到一個小插曲,原本在調查時我十分依賴用手機的google地圖開啟google my map,一邊調查一邊參考樣區網格資訊來做記錄,但這次似乎遇到Google my map的權限限制。欲開啟的圖資會跳出警告,「因為圖層(layer)太多而無法直接用手機的google map開啟」,因此僅能用手機開網頁版頂著用,後來經測試發現google my map的圖層若超過5個,就不給用手機直接開啟,改版權限之前,是可輕鬆開啟10個layer的圖資無阻攔的,所以只好將部分圖層合併及先刪除掉棲架位置及水桶位置圖層,保留最重要的5個圖層。

這次水稻田的C1的田埂上有發現一隻鹿野草蜥正在遊走,這是在這一帶首次記錄到;先前容易於O4的一片芒草上觀察到鹿野草蜥,不過,這次去這片芒草有發現了剛被焚燒過的痕跡,目前尚未長出來,所以這次並未在O4發現鹿野草蜥,待長回來後再繼續觀察。

文旦園O2、C4的水桶一如往常一直都有大量蝌蚪在裡面,其中C4至少有兩批次不同體型大小的蝌蚪群,顯示應該有兩個時期的卵,以往主要都是莫氏樹蛙蝌蚪,而這次O2是首次記錄到澤蛙的蝌蚪。不過,似乎部份樣區所擺放的水桶一直都沒觀察到蝌蚪,顯示蛙類的繁殖狀況並不如預期,推測可能與擺放地點有關係,原因待解,仍需持續觀察。

Posted on April 7, 2023 01:29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1 comment | Leave a comment

February 20, 2023

2/17-2/18鳥類、兩棲類調查及鳥類棲架器材更換

本次調查,鳥類棲架因順應C1樣區位置的變更而也做了架設地點的調整,因此,芷怡、大利與我在抵達花蓮首日的下午,將拆除的既有棲架素材設置於選定的新地點,新地點有考量避免干擾農機具進出的動線,最後於入夜前順利完成棲架新地點的移置工作。水稻田已開始插秧,仍有部分待放水插秧。

晚上的工作,我們兵分兩路,一路是於5後大利前往春日參加與農友等人的座談會(春日社會資本信用規劃會議),而另一路人馬是芷怡與我,進行今年度兩棲爬行類的第二旅次調查。本次氣溫約落在17±2°C ,對蛙類相對其他季節仍算較冷一些,所以蛙況(觀察數量)如預期不高,不過於C4所放置的水桶邊緣有4個莫氏樹蛙的卵泡,且在此水桶中有觀察到一批是蝌蚪期落在Gosner38-41時期,牠們已長出後腳,且前肢皮膚已變得薄而透明;而另一批蝌蚪期則是落在Gosner 26-30期之間,其體型還很小,後枝芽長度不及直徑的一半,因此很肯定這是兩個不同階段所產下的莫氏樹蛙卵泡所孵化的蝌蚪。

隔日清晨的鳥類調查,大利與芷怡分頭進行了水稻田與文旦果園。鳥調結束後,大利再赴屋拉力參加另一場社會資本信用規劃會議,而芷怡與我前去巡視猛禽棲架並更換器材,中午結束該旅次調查。
順帶一提,本次O5(大腳印)的猛禽棲架影像資料,有記錄到黑翅鳶成功扶植二隻雛鳥的畫面,看到年輕的個體覺得生意盎然。另外,在O1棲架旁的大排溝渠的排水孔上,有隻長尾南蜥正在曬太陽獲取紫外線及熱能,其微闔眼呈慵懶狀的模樣十分有趣,偏好溫暖的日行性爬行動物出來活動,這也間接反映了春暖花開悄悄地掀開了序幕。

Posted on February 20, 2023 03:26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2 comments | Leave a comment

December 16, 2022

12/6~12/10兩爬調查(第六旅次)

 第六旅次的兩爬調查,一如往常於固定樣區執行今年最後一次例行調查,一切順利。我們調查的期間,陸續有其他同事也有下來進行其他類群的調查,像是鳥類調查及猛禽棲架的團隊、光合作用的調查團隊,以及想於農田收錄動物鳴叫聲音的吳世鴻兄。其中本次猛禽棲架的紅外線自動相機中,有拍攝到猛禽於不同時段補食了至少4隻老鼠的影像紀錄,似乎看得出猛禽的鎮守田區,或多或少能有助於控制農田中的鼠害吧?真心期望棲架能對辛勤耕作的農友有所幫助。

 另外,我們半年前於文旦園測試的小型容器(耐酸桶),近兩個月都有觀察到有蛙類進駐,累積了3科3種(澤蛙*2、中國樹蟾*1、莫氏樹蛙*12隻次),甚至於C4有兩次繁殖的紀錄,容器內有兩群size差異很大的莫氏樹蛙蝌蚪,顯見時序上是不同時期孵化的。然而,我們的初期試驗還是面臨許多課題,仍需要再仰賴先進、專家的建議,或再進一步探討改進,例如,若遇上旱季時影響水位或乾涸、容器高度會不會限制攀爬能力差的蛙種來利用、水質會不會影響溶氧,以及同時也提供蚊子繁殖等諸多問題待解決。未來我們考量在不影響務農且易於操作的前提下,考慮將會進行更多樣的試驗,如將容器埋設土中減低容器高度、增加容器類型吸引不同蛙種等,以強化人工水域的棲地保育功能並降低負面影響的風險。未來期許這些操作簡易的微棲地營造也可以適合個體農戶執行的新作法。

Posted on December 16, 2022 02:00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1 comment | Leave a comment

July 26, 2022

7/20~7/22 農地鳥類調查及猛禽棲架器材更換

每月的猛禽棲架器材更換及農田鳥類例調,春日與鶴岡鳥調靠著大利和芷怡的專業一如往常地順利,晚上便去巡視上次所營造的蛙類小型人工積水容器有沒有吸引到蛙類來利用,儘管材放置兩週的時間,就已發現在O1及O2的耐酸桶發現了共有3隻澤蛙進駐,水盆使用率已達40%。另外,也感謝臺大生演所土壤無脊椎動物研究團隊的惠名下來田區做蚯蚓調查與採集,使我們農田的生物資料更加豐富。

我們也有遇到一些趣事,這次於翌日傍晚至O5的樣區換棲架器材時,恰巧碰上了大腳印正準備營火晚餐迎接遊客,即便我們正在工作,不過享受著原民文化帶種悠然自得、樂天知命的氣場薰陶,在這種氛圍下也自然而然保有很愉快的心情呢!本次棲架也有發現一對棕背伯勞鳥親子,有記錄下雛鳥不斷張嘴乞食的可愛畫面,雖然不懂鳥語,但很清楚知道牠在說:「 Feed me~ Feed me~ Feed me~ Come on! Hurry up! 」。第三天惠名有發現一隻在車道上不怕人的翠翼鳩,我們從牠面前行經過竟然仍沒驚飛,故芷怡便迅速地用大利的新相機拍下牠優雅的身影(5星美照)。

關於蛙類微棲地營造前測的部分,放置時間雖短仍確實已吸引蛙類做利用,目前僅發現1種,且貫行田區的2個水桶仍未發現蛙類,然而近期雨量稀少,且烈陽高照(甚至我放在車內儀表板的悠遊卡竟融掉了),或許未來降雨量越低我們的水桶就越能吸引蛙類來做更多的利用,期待能逐漸蒸蒸日上扮演起要角,甚至能提供做為繁殖的場域。

Posted on July 26, 2022 01:34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2 comments | Leave a comment

July 15, 2022

7/6-7/8小型人工靜水域微棲地營造的前測實驗

上半年度我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現象,文旦園區內的兩棲類,多半集中在人工蓄水池周遭環境,這現象也符合牠們的習性,蛙類在脊椎動物中,確實對水的依賴程度很高,所以往往也使我們在水域週邊觀察到牠們。所以,我們下半年度營造了小型人工靜水域微棲地,目的是想做對各方面都最小衝擊的前側實驗,預期增加牠們可利用的空間,甚至提供做為繁殖場域。另外,也非常感謝心胸寬大的農友們的同意,我們才得以於5塊果園樣區內營造微棲地,我們擺設的人工可積水容器是選方形耐酸桶(普力桶),我們尺寸選擇30L*2、40L*2及50L*1,其中分別置於有機農法(30L-50L各1)、慣行農法的樣區(30及40L各1),共5個。期待前側成功,未來擴大微棲地營造後,這些人工容器內能夠蛙滿為患。

Posted on July 15, 2022 03:52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1 comment | Leave a comment

June 27, 2022

6/6-6/10 兩爬調查田野筆記

本次為第三旅次的兩棲、爬行類的調查。我們於春日和鶴岡進行了各2次的日間及夜間調查,意味著每個樣區皆會調查4次(2個白天2個晚上),以高調查頻度增加觀測到爬行動物的機會,首日春日夜調(6/6)敦聿學長即增加了眼鏡蛇的紀錄,而6/9昱凱學長也於次日發現長尾南蜥,及第四日又發現了一段南蛇的蛇蛻幸運地再增添1種類。爬行動物本身隱密性高,觀察十分不易,更需待長期監測,才能逐漸累積資料,一探物種組成全貌。期待有更多的爬行動物種類被我們記錄到。

Posted on June 27, 2022 05:50 AM by yunglunlin yunglunlin | 0 comments | Leave a comment

6/22-23 六月工作

鳥類棲架換電池及記憶卡
光合作用調查
蚯蚓團隊現勘
水樣調查
蝶類調查
部分水稻收割
文旦結果明顯
中午作調查望況不理想,未來可以傍晚換電池、隔天清晨再做鳥調
!首次記錄到褐鷹鴞吃蝙蝠

Posted on June 27, 2022 02:41 AM by zoothera zoothera | 1 comment | Leave a comment